15年前的成都出现了一群值得尊敬和可爱的狗狗。其中一只名叫沈虎,外表威猛,也被誉为真正的军犬英雄。

2008年,汶川地震,沈虎受命同训导员一起前往地震灾区现场。
地震带来的废墟和碎石让沈虎在第一天就面临了挑战。它的脚掌被割伤,带来了剧烈的疼痛。然而,军犬一向有不畏轻伤的传统,经过简单的包扎后,沈虎开始了它的工作。

在14天的高强度搜救中,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它成功地辨认出了15名幸存者微弱的气息,将他们救了出来。为了不耽误搜救工作,它只吃压缩饼干以保持体力。很多时候,它都处于口渴的状态,因为它无法吃足够的食物,导致沈虎在行动中体重减轻了十多斤,还患上了尿路结石,心肺功能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那一年,沈虎只有三岁。2016年,年满10岁的沈虎与它的长达8年的训导员沈鹏一同退伍。此时的沈虎,终于可以过上宁静的晚年生活,不再需要充当英雄,只需要享受阳光和撒娇。然而,由于它的年纪已经很大,经常无法连续走太远,需要频繁休息。它曾经能够轻松跳越的高度,如今却不得不放弃。

2019年,沈虎不幸中风。虽然成功脱离危险,但它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只能依赖主人推着车子外出散步。同年9月29日,沈虎不幸离世,前往宠物天堂。
2020年,5月12日,沈虎的雕像落成。

如今,已经过去了15年,这67名搜救犬也都已离世。

最近,在成都的一个小区发生了一起备受争议的事件:一名三岁女童在一只未被拴绳的黑色罗威纳犬的袭击下受伤。这一事件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受害者和狗主人,而且引发了各地政府部门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处理流浪狗问题,包括对没有狗证或未拴绳的宠物狗采取行动。这一事件凸显了人与狗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社会在处理流浪狗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人与狗之间的紧密联系。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伴侣和朋友。狗陪伴我们、保护我们、陪伴我们成长,它们是无条件的忠实伙伴。因此,人与狗之间的关系是深刻而亲密的。

政府部门被迫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保障公共安全。然而,在处理流浪狗问题时,需要权衡各种利弊。捕杀流浪狗虽然能够减少潜在威胁,但它也引发了反对声音。绝大多数流浪狗并不具有攻击性,它们也许是被遗弃的宠物,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无家可归。因此,针对这些动物采取极端措施是不够人道的,也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应当使用一些办法来解决该问题,而不是捕杀它们

  1. 颁布宠物法规:政府可以制定宠物法规,要求所有宠物狗都需要登记、获得狗证,并遵守相关规定。这有助于提高狗主人的责任感,追溯宠物狗的身份,以及确保宠物狗得到适当的照顾。

  2. 宠物培训和教育:政府可以推动宠物培训和教育项目,以帮助狗主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他们的宠物。这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危险事件。

  3. 流浪狗管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合作,设立流浪狗庇护所和领养项目,以提供临时庇护和寻找新家庭给流浪狗。这可以减少流浪狗数量,同时确保它们得到妥善照顾。

  4. 加强执法:政府可以加强对未牵绳宠物狗的执法,以减少潜在的威胁。但需要确保执法措施是公平、合理和人道的。

  5. 社会参与和宣传:政府可以与社会合作,进行宠物责任和狗主人教育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宠物养育的认识和责任感。

然而,正如在这一事件中所看到的,人与狗的关系不总是和谐的。狗攻击人类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担忧和恐慌,尤其是在孩童受伤的情况下。这种事件经常被媒体广泛报道,引发公众对流浪狗和没有受过训练的宠物狗的担忧。

对此大家怎么看待该事件?